會手寫程式、修夾具、校刀、算不算是師傅了呢?
有網友回答說:"差異是跟自己比較",
這是對的, CNC世界裡沒有絕對的師傅,
在這家工廠成了老闆眼中的師傅,到那家工廠可能只剩學徒..
所以, "只要能符合這家公司需求的都能稱得上是這家公司的師傅"..
雖然CNC世界裡沒有絕對的師傅, 但是並不是就是說CNC世界裡漫無標準,我們能做的就是盡量成為這家公司需要的師傅,滿足客戶與老闆的要求,
如果要勉強要訂出標準來檢視自己是不是"出師"?
也可以定一個用 : 選用刀具..工法..精度v.s.加工時間v.s.成本v.s. ...以這種模式當做考量的標準 : 八個小時就完成所有工件並不一定就會比九個小時完成所有工件來得厲害,因為他可能耗損過多的刀具,也有可能某些部位的精度喪失,也有可能讓機台在過度的負荷下著了內傷,因此簡單來說,以同一個工件, 在同一個工件的精準與光度的要求來看師傅的標準如下所述:
1.能選用合適的刀具..機具..工法,
2.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具有良好工法的NC或Macro程式,
3.此NC或Macro程式具有六個特質 : (1)安全,(2))能達到工件所要求之精度及光度 ,(3)最短的加工時間,(4)不使機台內傷,(5)刀片磨耗最少,(6)工件的毛邊要盡力修除...
通常要成為師傅級的, 要好幾年的工夫,
過去幾年我曾去南區職訓當全國技能競賽決賽CNC車床組的裁判, 覺得職訓的選手已是培訓多時的菁英,但是也是花了個把小時才寫完程式,
但來自學校系統的學生車出來的工件往往不忍卒睹…
我心裡在想:訓練學生,在這麼耗時情況下還車成這樣的工件,這方法是對的嗎?
花了大把的時間, 我們總想把學生的基本工夫(寫程式)練好, 這是對的嗎?
後來, 我想與其訓練學生自己成為寫程式巨人,
不如, 訓練學生使用寫程式巨人來幫他,
畢竟, CNC世界裡要學的東西還很多, 上機訓練也是重要的課題,
所以我才寫了FGcam這套軟體讓學生使用,
此外,巨集指令(Macro)也是很好的訓練...
要完成一個工件,可行的方法很多,
以CNC車床來說,世界第一大廠日本的Mazak(馬札克,山崎),美國的Hurco(赫可),德國的Heidenhain(海得漢)、Siemens(西門子),這些CNC工具機也都有所謂的”對話式”功能,並聲稱不會寫CNC程式的人也能當師傅…
那麼為甚麼台灣都沉迷且堅持要自己寫程式呢?
這是Fanuc的陽謀, Fanuc早在約25年前就收服了台灣的職訓中心,
且爾後的技能檢定、技能競賽乃至於整個技職體系都慣用Fanuc的系統,
大家都陷入瘋程式、手寫程式的潮流之中…
然而手寫程式就是正統嗎? 就是師傅的表徵嗎?
舉個例子來說 : 手寫銑床程式的人通常會倚重G41G42來偏移,以免去偏移刀具路徑計算之苦,可是很多人在做G41G42常發現機台出現ㄚ籃(alarm),都以為自己程式寫得不好,其實我個人是認為這主因是源自於Fanuc的系統的落伍,Fanuc控制器必需在G41G42之後的3個單節內找到下兩個屬於平行xy平面上的兩個不同的座標點,因此如果手寫程式至G41G42之後的3個單節來個z軸兩次下降,它找不到兩個不同的座標點,就會出現alarm,又或手寫程式至G41G42之後的3個單節內出現副程式,而副程式沒有讓Fanuc控制器及時找到兩個不同的座標點,那也容易造成補正漸入的錯誤,除此之外,G41G42只能對刀具路徑做第一圈偏移,如果要再偏移第二圈來銑削更裡面(或是更外面),手續就變得麻煩且易出錯...
有鑑於此,美國的控制器已能讀工件的dxf圖檔,它直接就自動幫把你所有的偏置的刀具路徑算出來,還有大部份的CAD/CAM系統也是直接算出所有的偏置刀具路徑算出來,那麼堅持手寫程式是為了甚麼呢?
其實加工人員的目的就是加工出合於精度光度要求的工件,為甚麼要分用自己手寫CNC程式加工、Macro加工、”對話式”功能加工、CAD/CAM加工哪種比較厲害?又或者必要堅持用自寫CNC程式、MARCO、”對話式”功能、CAD/CAM來加加工?
只要能用最低成本最少時間,並在尺度精準且又少損傷機台與刀片的情況下,我個人覺得哪種都好,多會一種方法就多一分實力囉…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