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車牙的探索(一)提出兩種切削方式之後,
小陳也提供了目前對話式車床常用的四切削方式,
如下圖所示:

1. 直進法 : 此法為雙刃同時切削,容易引起振動,除了以手寫程式的人外,大概很少人用。
2.左斜進法 : 此法以牙角的一半的角度向左方斜進,常見於Fanuc的G76的切削方法,它的切削刃以牙刀的左刃為主,由於螺旋之導程角的源故,會使得左刃呈正角排屑與切削,可用於一般材料(軟材更好)。
3. 交叉進法 : 此法採左右交替進刀,用以平均分攤切刃的切削負荷與磨耗,不過對於老舊機台,如果有背隙存在,會有較大影響。
4.右斜進法 : 此法以牙角的一半的角度向右方斜進,它的切削刃以牙刀的右刃為主,由於螺旋之導程角的源故,會使得右刃呈負角排屑與切削,可用於銅鑄鐵或硬材料。
這四種車牙方式雖然可以適用於各種不同材質的螺紋,不過,大體而言,此四種車牙方式遇到大牙距切削時,皆會因切削邊越來越長而必須降低每次的切削深度,以免引起振刀,進而其切削效率也會跟著下降,因此,我個人認為,大牙距切削還是以車牙的探索(一)的方式為宜。
台灣大約在在六年前曾經風行過一陣子對話式的教導式車床,小陳跟我個人不約而同地都認為那是笨車床,除了當時的教導式車床一味地追求與Fanuc的功能相彷之外,另一方面又不能創造出屬於它本身PC-based的功能與特色,可惜我趕不上那個時候,無法為台灣的機種加入生命力,而現風潮已過,PC-based的車床已乏人問津...
對話式的機種,以德製的海德漢跟西門子為老鼻祖,日本的MAZAK,OKUMA或MORI SEIKI也做得不錯....
雖然對話式的機種不是我理想中的機種,但是,以現階段而言,這種對話式方法總比手寫程式來的方便,不過,我想將來一旦人們熟悉了智能式的車床之後,一定會反過來認為對話式的機種實在滿麻煩的...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