銑削口袋形模穴時,銑刀通過相鄰的刀具路徑時應該要有某些部份重疊,以免間隔處留下殘料,重疊量(overlap)是指沿著相鄰兩平行刀具路徑之銑刀重疊切削之量,其值為兩倍的半徑減去偏置量(step-over),如圖7所示,實作上之偏置量必須小於兩倍的半徑以維持重疊量為正值,如果偏置量大於兩倍的半徑則重疊量為負值,刀刀之間便會有殘料產生,但是在某些情況即使重疊量為正值,在偏置輪廓的轉折角落處仍會有殘料產生。





環向刀具路徑的偏置量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口袋形模穴向內第一次做偏置時的偏置量:若不考慮精修裕留量與公差,此偏置量必須剛好為一倍半徑;偏置量若等於一個半徑,通常被稱為萬用偏置量,如圖9所示,採用第一次偏置輪廓為刀具路徑進行銑削後,未銑削到的區域會形成新的輪廓,此新的輪廓正好是以第一次偏置輪廓進行一個半徑的偏置量而得的第二次偏置輪廓,若銑刀中心沿著這採用一個半徑偏置量所產生的第二次偏置輪廓為刀具路徑來進行銑削,則銑刀中心其實是沿著這未銑削區域的輪廓來銑削,其刀刀間的重疊量也剛好是一倍半徑,因此就沒有殘料會存在於第一次偏置輪廓與第二次偏置輪廓之間,所以一個半徑大小的偏置量才有萬用偏置量之稱,不過,有一種無法以端銑刀來消除的殘料會存在於工件輪廓與與第一次偏置輪廓之間,這種殘料一般稱為清角(undercutting),如圖9所示,即使更換較小的銑刀直徑也不能完全消除它,除非以更改夾持(不同方位)、變換刀具(例如:成型刀)或機器(例如:五軸銑床)才能消除它。所以在設計上應盡量避免尖角的存在;在實作加工上,如果遇有尖角存在,一般做法是讓清角小到某個內定的範圍即可。







環向刀具路徑的偏置量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口袋形模穴向內第一次做偏置時的偏置量:若不考慮精修裕留量與公差,此偏置量必須剛好為一倍半徑;偏置量若等於一個半徑,通常被稱為萬用偏置量,如圖9所示,採用第一次偏置輪廓為刀具路徑進行銑削後,未銑削到的區域會形成新的輪廓,此新的輪廓正好是以第一次偏置輪廓進行一個半徑的偏置量而得的第二次偏置輪廓,若銑刀中心沿著這採用一個半徑偏置量所產生的第二次偏置輪廓為刀具路徑來進行銑削,則銑刀中心其實是沿著這未銑削區域的輪廓來銑削,其刀刀間的重疊量也剛好是一倍半徑,因此就沒有殘料會存在於第一次偏置輪廓與第二次偏置輪廓之間,所以一個半徑大小的偏置量才有萬用偏置量之稱,不過,有一種無法以端銑刀來消除的殘料會存在於工件輪廓與與第一次偏置輪廓之間,這種殘料一般稱為清角(undercutting),如圖9所示,即使更換較小的銑刀直徑也不能完全消除它,除非以更改夾持(不同方位)、變換刀具(例如:成型刀)或機器(例如:五軸銑床)才能消除它。所以在設計上應盡量避免尖角的存在;在實作加工上,如果遇有尖角存在,一般做法是讓清角小到某個內定的範圍即可。


留言
張貼留言